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
——记“春晖行动”创始人郑传楼
“春晖行动”如一个杠杆,撬动蕴藏在每一个人心中巨大的正能量,激发游子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反哺家乡。
在美国底特律,有“春晖行动”联络处,在广东、上海、台湾等地,有“春晖行动”联络处。多年来,我省“春晖行动”坚持以整合资源、自愿参与、形式多样的原则,礼聘各类春晖使者32000余名,参与到我省教育、卫生、扶贫等各项事业中,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解决群众实际困难,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。
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为改变家乡面貌,他20多年来毫无保留地付出,铸就了一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——“春晖行动”。他,就是郑传楼。
“家乡是我生命的源头,情感的归宿,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根。”郑传楼如是说。
一去20多年,郑传楼的乡情在一次又一次回家的路上越发浓郁、越发深沉。乡情在路上,乡“愁”也在路上,他愁家乡落后,他希望家乡富起来、好起来。
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他非常喜欢大诗人艾青的这句话,因为诗句是他乡情的最好注解。
家风有爱传至今
郑传楼的老家,在遵义市正安县安场镇自强村,20多年前,那里还是一个十分落后、非常闭塞的小山村。
郑传楼至今仍能记得奶奶在世时对家人的教导:尽自己的力量,帮助乡亲。家风有爱,延续至今,所以整个家族里形成了“人人都要做好事”的传统。郑传楼深受家风影响,心底深藏着为民做好事的意识。
“尽自己的力量,帮助乡亲。”奶奶的话牵引着郑传楼的一言一行。他到省农委工作后,依然忘不了家乡,乡情牵引着他的脚步,一次又一次来来回回丈量着“乡愁”。他想为家乡做点事。“乡亲们吃的是包谷饭,住的是低矮***的茅草屋,故乡养育了我,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?”
郑传楼开始了他的帮扶计划。
一次,当郑传楼把外面的世界向村民们介绍后,村民们说,如果你要我们的生活像发达地区一样,除非你来当我们的“村长”。
面对乡亲们期待的目光,那一刻,郑传楼想起了小时离开家乡到贵阳上学的情景。儿时的小朋友拉着他的衣服哭着不让走,父老乡亲泪流满面地把他送出村外好远,年迈的奶奶不停地说:“乖孙啊,到贵阳后要好好读书,长大了好回来给父老乡亲们办好事。”
郑传楼答应做了自强村的名誉村长。
“这个称谓,既是荣誉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他说,答应容易,可要解决家乡贫穷的问题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共产党员勇担责
自强村基础设施薄弱,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、生活。吃饭难,穿衣难,喝水难,修房难,行路难,读书难,看病难。这七难,让郑传楼每天睡在床上都在想:怎么样才能帮助父老乡亲好起来。
1979年春节前夕,还是学生的郑传楼回家看望奶奶,亲眼目睹了乡亲们分配救济粮的情景。那时,村里能吃饱饭的人家没有几户,所以能分到救济粮是全村人盼望的事。只有400斤救济粮,谁都想要,但谁也不便开口。一米高的一堆柴火快要燃为灰烬时,一位乡亲提议:干脆“抓阄”,这样比较公平。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。几户比较困难的农户却没有抓到这个“阄”。看到他们失落无助的表情,郑传楼心里一阵阵酸痛。
行路难,是家乡发展的最大障碍,由于没有桥,一条河阻挡了与外界的联系。全村每年200多万斤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进运出,全靠肩挑背驮,到镇上去赶个场交换农副产品都得起早贪黑。特别是春夏之交河水猛涨的季节,没有桥难以过河,父老乡亲就与外界隔绝了。
村里的学校倒了后也没再建起来,130多名学生分散在七八家农户上课。外地的老师因吃住不方便,纷纷调走,学生娃娃读书从此无着落。
怎么办?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郑传楼深知自己的责任,如何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,为家乡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尽一份力量。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,每到周末,他就从贵阳坐火车到遵义,再从遵义到正安,走这一趟,得花上十多个小时,等到了村里把事情办好,又得急急忙忙往回赶,否则就赶不上星期一上班了。
年复一年来来回回的坚守,一去20余载。这就是责任。郑传楼没有觉得苦,有好几次,因为没休息好,他昏倒了。亲戚朋友嘴上责怪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,但还是默默地支持着他。因为他们知道:郑传楼是一名共产党员。
艰辛努力见成效
20多年来,郑传楼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,积极帮扶自强村脱贫致富。他以20多年的长度守望一份希望,回应着亲情的呼唤。为了今天的希望,郑传楼——自强村的名誉村长,召集村民们召开群众大会100多次,还通过写信、打电话等方式,启发开导,调动村民的积极性。
1991年,他帮助村民解决饮水问题,让自来水进村。随后,郑传楼带领年轻人上山寻找更大的水源,解决了稻田的灌溉问题,上千亩干烧田,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田,每年增收稻谷20多万斤。
修桥,筑路,这是乡亲们通往幸福的金桥和小康路。郑传楼带动自强村村民投工投劳,建设了7公里连村道路和一座18米高、33米长的桥。至此,村里的生产、生活资料和农产品,可以用车来运进运出。
1993年他协调修建希望学校,学校建成20年来,村里考上大学的山里娃有106人。
1994年,郑传楼召集村里的年轻人,动员大家走出大山,到沿海去打工。如今陆续走出大山在外打工的有300余人,每年挣回家的收入达180多万元。全村修得最早的瓷砖房子,70%都是外出务工者修建的。
自强村过去只是单一种植水稻、玉米,如今在郑传楼的帮助下,调整为粮、猪、果、菜经济作物结构,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,农产品产量和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递增。
2012年,自强村基础设施已有了明显改善,硬化水泥路面10公里,70%的农户到指定的新村规划地点修起了新房。
桥架起来了,道路修通了,学校建好了,看到家乡一天天在变化,郑传楼无比欣慰。他的乡情,依然弥漫在来来往往的路上。尽管来来往往的路上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,尽管工资的一部分要花在来来往往的路上,但看到希望一天天变为现实,他觉得这一切值得。这是对家乡的回报,也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。
人人有爱报春晖
“关注家乡,就是关注‘三农’。我的家乡自强村曾经是贫困村,当初帮扶父老乡亲的朴实想法,就是想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,使他们上得起学、治得起病、喝得上水、找得到钱、住上好房,走上好路,尽一位游子的责任和义务。”郑传楼说,“如果所有游子都有这样一种责任,虽然寸草春晖,若能长期坚持,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富强繁荣。”
回老家为父老乡亲办些好事,一件两件,一年两年,很常见;像郑传楼这样亲自出任名誉村长,整整坚持了二十几年并终于使家乡走上脱贫致富道路,如果能够把从正安县走出去的在外游子都联络起来,各尽所能,各展所长,为家乡作点贡献,***细流汇成大海,对家乡的扶贫开发无疑会有极大地推动。
2004年,郑传楼反哺家乡引起了共青团贵州省委的关注,共青团贵州省委根据郑传楼的这种做法,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帮助家乡、关爱家乡、建设家乡,推出了“春晖行动”。
“花开贵州、情动全国、走向海外、灿若朝霞”的“春晖行动”,已经得到广泛认同,它充分发挥“亲情、乡情、友情”的情感纽带,激发赤子情怀,感召游子返乡,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,成为解决基层实际困难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自觉自愿行动,推动更多的人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,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公益事业,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入。正因如此,郑传楼获得了许多荣誉。
2006年,郑传楼随“春晖行动”一起走进央视春节联欢会。
2007年,郑传楼荣获全国十佳“三农”人物奖。
2009年以来实施了199个“春晖家园计划”项目,采取“五位一体”的筹资模式,共整合各方资金3500余万元,参与全省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,为我省公益事业发展探索出了非常有益的模式。
2011年5月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到贵州考察时,对贵州的“春晖行动”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作为郑传楼多年的同事,省农委动物防疫检疫处处长隆华说,郑传楼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做了那么多事,贵在心中有爱,贵在持之以恒。
省农委纪检组长杨樱认为,郑传楼离乡不忘根,不是把事情做了就算,而是善于总结、思考,概括出符合农村基层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路子,符合群众的愿望和期盼。
“不爱家乡何谈爱国,不爱家乡父老,何谈爱群众。”郑传楼一席话,道出他心中的乡情。
“春晖行动”对“心忧天下”、“扶贫济困”、“回报桑梓”、“反哺故土”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认识,在中华民族“家国一体”文化中得到统一,从而唤起人们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,而这种社会良知和责任感,正是当下“公益中国”建设内在的动力。
郑传楼同志的这种行为,必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,激发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到“春晖行动”中来,为建设美好贵州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。